10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如何提升啤酒的酒精含量。對于啤酒生產廠家而言,改善啤酒的酒精含量是非常關鍵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廠設備生產啤酒時,如何提升啤酒的酒精含量吧。
在1000升精釀啤酒設備中提升酒精含量(通常指原麥汁濃度與發酵度共同作用的結果),需從原料配比、工藝優化、酵母管理三方面系統調整。以下為具體技術方案:
一、原料配比:提高可發酵糖含量
基礎麥芽升級
增加淡色艾爾麥芽比例:將基礎麥芽用量從常規的70%-80%提升至85%-90%,確保可發酵糖(麥芽糖、葡萄糖)總量。例如,生產12°P原麥汁時,淡色艾爾麥芽用量從100kg增至110kg。
添加酶解麥芽:按5%-10%比例加入酶解麥芽(如Dextrin Malt),其預處理工藝可分解復雜多糖為可發酵糖,實測可提升可發酵糖比例8%-12%。
輔料添加策略
糖類輔料:按總投料量5%-8%添加可發酵糖(如葡萄糖、玉米糖漿),直接提高酒精潛力。例如,添加5kg葡萄糖可使原麥汁濃度提升0.5°P。
淀粉類輔料:使用大米、玉米等輔料(占比≤15%),需配合外源酶(如淀粉酶)進行糖化,確保轉化率≥90%。
麥汁濃度控制
目標設定:將原麥汁濃度(OG)從常規的10°P-12°P提升至14°P-16°P,為酒精生成提供更多底物。
糖化效率優化:通過延長糖化時間(60分鐘→90分鐘)或提高糖化溫度(66℃→68℃),使可發酵糖提取率從85%提升至90%以上。
二、工藝優化:促進酵母代謝與糖分轉化
發酵溫度管理
主發酵期升溫:在酵母活性高峰期(發酵第3-5天),將溫度從常規的18℃-20℃提升至22℃-24℃,加速酵母代謝與糖分消耗。
后熟期控溫:發酵后期(第7天起)逐步降溫至0℃-4℃,促進酵母沉降與殘糖分解,實測可提升表觀發酵度(ADF)3%-5%。
充氧量調節
初始充氧:麥汁入罐后充氧至8ppm-10ppm(常規為6ppm-8ppm),增強酵母有氧呼吸能力,促進細胞增殖與酶系合成。
分階段充氧:在發酵第24小時、48小時各補充0.5ppm氧氣,維持酵母活性,避免因缺氧導致發酵停滯。
酵母接種優化
接種量提升:將酵母接種量從常規的6%-8%(體積比)增至10%-12%,縮短遲滯期,加速糖分消耗。例如,1000升麥汁接種量從60L增至100L。
酵母代次控制:使用第3-5代健康酵母,避免老酵母代謝能力下降導致的殘糖過高。
三、酵母管理:強化代謝效率
酵母菌株選擇
高酒精耐受菌株:選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變種(如US-05、S-33),其酒精耐受性可達8%-10%(v/v),適合生產高酒精度啤酒。
混合菌株發酵:按7:3比例混合高發酵度酵母與酯香型酵母,兼顧酒精生成與風味復雜度。
酵母營養補充
添加酵母營養鹽:按0.2kg/1000升比例加入酵母營養鹽(含鋅、維生素B族),提升酵母代謝效率,實測可縮短發酵周期10%-15%。
補料發酵:在發酵第3天、第5天分別補加10%原麥汁量的糖漿,維持酵母活性,避免因糖分耗盡導致發酵提前終止。
發酵終點控制
殘糖檢測:使用密度計或高效液相色譜(HPLC)監測殘糖,當實際發酵度(RDF)達到理論值的95%以上時終止發酵。
冷貯處理:發酵結束后迅速降溫至0℃,保持48小時,促進酵母沉降與殘糖分解,降低終了殘糖(FG)至1.008以下。
四、效果驗證與風險控制
酒精度提升效果
通過上述調整,酒精含量(ABV)可從常規的4%-5%提升至6%-8%(如16°P原麥汁發酵后ABV可達7.2%)。
風味平衡:需控制輔料比例(糖類≤8%,淀粉類≤15%),避免甜膩感或酒精灼燒感。
風險控制措施
感染防控:嚴格清洗消毒設備(CIP清洗酸堿濃度≥2%,蒸汽滅菌121℃/30分鐘),避免雜菌污染導致發酵異常。
壓力管理:發酵罐配備安全閥(設定壓力0.15MPa),防止高酒精度發酵產生的CO?壓力超標。
穩定性測試:成品酒需通過7天冷貯測試(0℃),觀察是否有渾濁或沉淀,確保產品穩定性。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